目前分類:卷軸遐想(書籍) (2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下午和喜愛音樂及跳舞的靜怡享受了FLÜGEL(家居式的風格,特別的茶點和手工自製蛋糕)的下午茶後,逛到了誠品,在一樓由外而內沿著開架平台上的新書翻看。(好久沒到誠品臺大店了,想拿些傳單折頁的,竟然發現樓梯處的資訊不像誠品信義店那麼多耶,是我的錯覺嗎?)

  接近尾聲(晚上想去吃金三角泰緬雲南小吃店,剛開始以為自己記錯地方,又繞了一圈重找還是沒有,最後問對面的店家,得知結束營業的消息,聽說是店租太高、經營太累)時發現一本新書(本來去年要出的,但突如其來的311大地震讓出版業做了一些調整)豐富又詳細地介紹了日本的圖畫書美術館、兒童圖書館、圖畫書咖啡店、兒童書店等,讓我頓時跌入2008年底~2009初和米果JJ的自助東京旅行回憶: 

在池袋看見整棟的淳久堂書店,拿到全国共通図書カード(全國通用的圖書現金卡)出的Peter Rabbit版15週年新年年曆小卡回來分發給讀書會愛童書的朋友們!

 

在上野公園散步時意外發現的国際子ども図書館上野國際兒童圖書館)展覽訊息,可惜元旦新年期間休息(Crayonhouse也是……


逛在六本木街上撞見的複合商店,一樓是咖啡廳和書店。看到可愛的日本小孩有戀童癖的我徵得同意拍了照(其實同意的是媽媽,看妹妹的臉就知道她不想給怪阿姨拍,也許是媽媽本人想給我拍;後來才發現我根本沒有拍到熟女媽媽)


整個日本書店都是牛新年的世界:明信片、卡片、連杯子都有!(不是逛書店嗎?怎麼又被其他東西吸引過去了……

 

文具控上身,好多造型文具!

 

童書區有很多親子,也有老人家唷!

 



謝依玲
《帶著童書去旅行》
2012

  如果當時有這本詳細又豐富的書大概會把旅程加長至一個月吧!我喜歡書中作者謝依玲介紹的角度:談創建緣由,介紹概況、歷史發展和重要活動,論及作家、作品與其他藝術領域的交流激盪,也有生活體驗的分享和個人經驗的延伸!從圖文中可體會到作者豐富又仔細地蒐集資料和細膩地走訪拍攝!

  「到了1990年代,日本積極討論兒童閱讀時間減少的問題,官方與民間團體同時提出了設立國立兒童圖書館的希望。」(頁45)跟臺灣在義務教育裡不斷加課和考試很不一樣啊!

  附帶一題,書才出版一個月就再刷了呢!期待臺灣也有這樣細膩又深刻的人文旅行空間!

 

 

文章標籤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私家偵探》

《私家偵探》

紀蔚然

2011

 

文章標籤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Art and Max

Art and Max《藝術大搖滾》

David Wiesner

2010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ie Verwandlung (1915) Franz Kafka

Die Verwandlung(德文)《變形記

Franz Kafka

1912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Outside Over There

Outside Over There《在那遙遠的地方》

Maurice Sendak

1981



文章標籤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夾腳拖的夏天》博客來介紹(最下面有可愛的插圖桌面可以下載唷!)

《夾腳拖的夏天:從臺北到花蓮的生活實驗》臺北新書發表會

  (久違一年重執鍵盤,輸入法和網頁之間的不協調竟然讓我花了一晚的心血就這麼不見了……老天爺大概是不太喜歡我當時書寫的語氣,希望我重頭再來一次會更好!)

  愈來愈多好多轉寄資訊都沒看,我的Gamil二度瀕臨爆炸提醒……一邊亂看亂刪信剛好點到了心靈工坊寄來的電子報,發現這馬上到來的新書發表會;一邊想到誰可能會有興趣,就陸陸續續寄出訊息。 出門前還在猶豫要不要去:先衝去分館拿預約書,舅媽希望我帶阿婆去散步,準備晚餐食用,想著要不要順便搬頗重的事務機去光華商場HP維修(就在三樓倉庫藝文空間的下一層樓耶),為了坐公車省走路太久沒這時出門忘了週末交通大尖峰……後來遲到了……快八點才到,後來和高欣小小分享,她說她那天快八點才下班。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無法詳細描述當時的情況,因為我根本沒去注意其他人的反應。
這個像黃瓜又像南瓜的東西真把我大大的嚇了一跳!
那時候,我腦袋瓜裡既沒想:「世界上怎麼有這樣的東西!」,也不是想:「他看起來真奇怪!」我啥都沒想。
我的朋友胡伯說,人受到驚嚇時,腦袋會停止運轉。我想,我就是那樣。

「你不可以出去,你這個大笨蛋!」我對他說。
尼克生氣地看著我。這時我才察覺到我對尼克講話的態度有多麼粗魯、惡劣。
我想,我那種口氣完全跟大人一樣,而且我也發現,要對人粗魯是很容易就做得到的。


《小黃瓜國王》時報閱讀網


《小黃瓜國王》東方出版社

Wir pfeifen auf den Gurkenkönig (1972)
Christine Nöstlinger(奧地利)著
Jutta Bauer(德國)繪
《小黃瓜國王》
林倩葦

  12歲的渥夫家中突然出現了一條頭戴皇冠、手戴白手套、腳趾還塗了紅色指甲油的黃瓜國王,全家人的生活因此而有了新的衝突和緊張。透過渥夫的紀錄,這場國王政變事件也影響了他的生活、學業和人際關係。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真正的科學講求創作性和獨創性。」
他(Randolph)第二天到學校為三個小孩辦休學時,對校長這麼說:
「沒有創造性和獨特性,就沒有科學上的發現,沒有伽利略,沒有牛頓,沒有愛迪生。」

她(E.D.)的計畫純粹是為自己設計的。她自己想了好久才想出來,她要自己完成。
她可能沒什麼天分,也可能沒什麼創意,可是她很會學習。……
E.D.想到她那一大本活頁夾,裡面有她今年這半年的課程計畫。它使她的生活有秩序、穩定、可預測。
她八月時有一整個星期都在做這件事。
她把每一科分成好幾節,每一節都寫著學習目標捍衛達到目標所需要的各種學習計畫。
她還用小格子做了圖表和時間表,用來追蹤檢查每個步驟和完成進度。

露希兒充滿讚賞地長嘆一聲,「一個燦爛耀眼的發光體,就是你。燦爛耀眼的發光體!」
傑克的袋子差點而從他手中滑下來。燦爛耀眼的發光體!
「永遠不要聽別人說你不是。」
他想,這世界上有一大堆人會非常樂意說他不是。
他試著想羅德島的社工員稱呼他「燦爛耀眼的發光體」,她從來不稱呼他什麼,
她甚至沒有叫過他的名字;每次她必須跟他接觸的時候,多半都在嘆氣和搖頭。
這個寫詩的女人一定是瘋了,而且很嚴重。

「教育是不斷探險尋求生命的意義,包含思考透徹的能力。--Z. Applewhite」

「很好,可別因為這裡沒有老師整天跟在你身邊,就以為我們對教育不認真。
你在這裡最需要學的,就是知道你是誰,以及你有什麼潛能。」(Zedediah

西波……。「豪爾是很內向、思考型的人,……他有一陣子非常繪畫,
可是從他最近門上新貼的標誌、在網路上訂購的東西,還有房間裡傳出來的聲音看來,他似乎在擴展他的領域。
我們當然都黑尊重他藝術上的隱私,所以在她還沒準備好要給我們看之前,我們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她(E.D.)曾經在書上讀到,學習某樣事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去教他。
所以她在設計課程時,每項研究計畫都插入一節教學單元。
她在每項研究中覺得自己學得差不多了,就去教
天運那項研究主要的概念內容。
這樣一來,他會學到很多他自己可能不會選擇去學習的知識,而且在還沒有成為學苑裡的學生之前就提早學習。

妳,愛迪絲‧華頓‧艾柏懷很有才華。真正的、重要的才華。
就算有人像傑若米‧柏恩斯對藝術家這麼崇拜,
也不表示藝術家才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人,或者說藝術比人類所做的任何其他事情都更重要。

「我是有職業水準的導演,我也期望你們每個人都要有職業演員的表現。
我不會容忍遲到懶散、漫不經心的態度,你或許不必參加每一次的排練,
但輪到你的時候,你要準時出現而且預先把自己的臺詞背好。
在臺下要保持安靜,尊重在臺上的演員。魯道夫‧艾柏懷的劇組裡絕對不允許任何不專業的表現。」

傑帝達說:「……什麼會帶給你快樂?」……
「一旦你有了答案,你就會知道你希望教育能提供你什麼,你就有能力設計自己的課程。」

「當下有什麼不如意,」她(Lucille))對E.D說:「問問妳自己,就會找到答案。」

在廚房裡看高文達思瓦密做菜很像在上一堂精彩的課。
「熱情,」他告訴傑克天運
他在廚房裡轉來轉去,不停切洗,攪拌和試味道。
「所有的生命活動都一定要有熱情。所有的生命活動。打坐冥想、工作、做菜、吃東西。尤其是吃東西!」

傑克聳聳肩。「我在考慮褐色。我自己的顏色。」

Surviving the Applewhites (2002)
Stephanie S. Tolan
《創意學苑歷險》
柯倩華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他驟然落入如此明亮而徹底的渾白之中。
這白不是吸收,而是吞噬了所有的色彩、事物、所有的存在,因此一切又加倍地不可見。

別人看不見我時,我也沒有權力看人。

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我們仍能哭,眼淚就是我們的救贖,有些時候我們不哭就會死去。

盲人在城市裡生活多麼痛苦,對,沒錯,真的很痛苦。
跌跌撞撞地穿越街道,每個人一看到他就落荒而逃,
家人陷入恐慌,誰也不敢靠近他,母親的愛、子女的愛都成為神話,
他們對待我的方式可能就會像我們在這兒受到的待遇一樣,把我鎖在一個房間裡,
運氣好的話,也許在門邊放個盤子給我。
撇開干擾理智的成見和怨恨,客觀來看,我們得承認政府決定把盲人聚集在一起,是展現了相當不凡的遠見,
就像痲瘋病患一樣,把同類型的人關在一起,這是明智的規則。

發生了數起在會議中驟然失明的案例,發言者突然嚷道:「我瞎了,我瞎了。」
導致報紙、電台及電視紛紛失去了主動積極的精神,也不再有興趣從事這類對某些傳播媒體來說,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誠屬謹慎且值得稱許的行為,
這些媒體向來靠各式各樣的聳動事件、他人的幸與不幸來過活,
諸如某個眼科教授突然失明的這類情況保證具有豐富的戲劇性,原是他們拚了命也要做實況報導的機會。

我們在失明的剎那之前便早已失明,恐懼使我們盲目,也會使我們繼續眼盲。

有時候說話一點意義也沒有,如果我也能哭就好了,用眼淚來訴說一切,不需要靠言語來被懂得。

她扶起這具剎那間沒了魂魄的軀體,
軀體的腿上滿是鮮血,腹部瘀青,胸脯裸露,遍體鱗傷,肩上遺留著被人啃咬的齒痕。
這是我自己身體的形象,她想,這是這兒每一個女人身體的形象,
在這種種凌辱與我們的悲傷之間,只有一個差別,便是我們此時此刻暫時還活者。

世上總是有些人因為沒有羞恥心,所以才吃得飽,
但除了這殘存的一點點我們不配擁有的尊嚴外,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至少應該證明我們還有能力爭取應該屬於我們的東西。

「我並不打算犧牲自己的生命來讓其他人享受。」
「那你是打算挨餓,等著別人犧牲生命來讓你得到食物嗎?」帶黑眼罩的老人諷刺地問,另一人沒有答腔。

就我看來,我們已經死了,我們會瞎是因為我們死了,
或者也許你喜歡我換個方式說,我們之所以死掉是因為我們瞎了,結果都是一樣的。

我們過去以來所擁有且賴以維生的感情是靠著我們與生俱來的眼睛而存在的,
沒有了眼睛後,感情就變了,我們不懂它如何變的,不懂它變成什麼。

我不發號司令,我能安排的是我會盡力安排,我只是代替你們失去的眼睛。……
請你們在我的視力還存在時,容我的眼睛帶領你們。

我覺得我們並沒有失明,我認為我們本來就是盲目的。盲目卻又看得見,看得見卻又不願看見的盲人。

Ensaio sobre a Cegueira (1995)
José Saramago(葡萄牙作家)
《盲目》
彭玲嫻

  步調快速的馬路上的所有車子分秒必爭地等待著號誌燈變綠,一輛車中的駕駛看見行人在過馬路,突然眼前一片明亮,什麼也看不見了;有人自願開車送這盲人駕駛回家,後來也順便把盲人駕駛的車偷走了;盲人駕駛和他的妻子叫了計程車前往醫院,而後幫其看診的醫生、候診室裡的其他眼睛疾病患者(當然也包括那個之前偷車賊)也都陸續得到「白症」,並迅速地擴散傳染每個曾跟他們有過接觸的人。唯一沒有受到影響的是醫生的妻子,但她宣稱自己也失明了跟著先生一同進入了隔離病房,照顧先生提供眼前狀況之外,也充滿智慧和關心地照應了病房裡其他盲人。

  但隨著疫情不斷擴散,進來的人愈來愈多,外面的人害怕接近他們,食物和衛生的資源常常缺乏;開始有人仗著自己有槍佔地為王組織團體,掌控食物權要求其他人交出財物和女人,看不見時的人性依舊複雜……而隔離病房內混亂,外面也淪陷了……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hile reading chapter one I was curious about why an eighteen years old young man, Tommo, wants to keep awake and cherish every seconds so heavily. What will happen in the morning? The first thought came to my mind related to death or separation or something else. How desperate of a story in the beginning! Besides, Tommo mentioned the word "alone" several times. That a man has to be awake in the mid of the night and recalls memories of love previous lets me feel so lonesome.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bout a year ago, Lynn led us discus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Walk Two Moons in OwlLibrary's Reading Circle of Young Adult Novel. Then, I loved this novel depict a girl's progress delicatelly. Lately, Members of OwlLibrary's Reading Circle of English Young Adult Novel decided to read the original before summer vacation, though, at that time I didn't feel like it because of that I want to read more novels at heart. To my surprise, when I've started to read this original text, I'm finding a lot of amusing stuff that I'd never noticed.

       

           

Walk Two Moons
Sharon Creech
《印地安人的麂皮靴》
王玲月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張活著的臉在死者臉上復甦了,只見一張年輕的臉印在老人的臉上。
這種事一定也發生再年老的夫妻身上,我想:……對丈夫而言,年輕女子的美麗和優雅保存在老妻身上 。
為什麼上星期我沒看到這種影像?

起初我只是想把我們的故事寫下來,以便從整個事件中解脫。
但是回憶並不會因此而回來。
接著我才明白我正在慢慢遺忘我們的故事,我得把它寫下來,以便重新捕捉住它,但是這麼做還是喚不回記憶。
過去幾年,我沒有再去想我們之間的故事,我已經和它和解。
結果當它回到我心中時,是以完整圓週的方式一點一滴的回來,自有它的方向,自有它的完整性,不再令我悲痛。
那真是一個悲哀的故事,我有好長一段時期都這麼想。
倒不是現在想起它的時候覺得它是快樂的,而是覺得它是真實的,因此它到底是悲是喜,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Der Vorleser (1995)
Bernhard Schlink
《我願意為妳朗讀》
 張寧恩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所能給自己的最佳禮物,就是提供時間與空間,讓自己省視內心。
你能給別人——你的伴侶、子女、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的最佳禮物,也就是這個。
當你誠摯地省視內心,等你懷著覺悟回到生活裡來的時候,你絕不會跟原來的那個你完全相同。
在內心裡,有如許之多的奧祕,如許之多的神奇,如許之多的等待,等待著向你披露自己。

我邀請你跟我一起走,展開最重要的旅程。這段旅程會把你帶回自我的核心。
這段旅程的目的地是內心的源頭,充滿無法觸及的喜悅和滿足。
這段旅程給你的最終禮物是真實與持久的自由。
只要你讓自己體驗這段旅程,你就能立刻得到這份自由。

你一直都曉得,這種生活是有可能實現的。
現在,親愛的朋友,你準備展開這種生活了嗎?

連同最偉大的愛,一起送給你。

Secrets about Life Every Woman Should Know:
Ten Principles for Tot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Fulfillment
 (1999)
Barbara De Angelis
 《愛是一切的答案》
汪芸

   今天在淑津的幽默輕快帶領下,充滿期待的我又能和讀書會的大家共享了這本成長的好書,並在今天做個結束。剛開始我先從勞工教育中心的圖書資訊中心和市圖借書來看,看了半本上次讀書會聚會之後讓這陣子買書量大減的我做了一個決定:我要去買一本送給自己當禮物!藉著討論、整理和畫重點的重讀,又更深層地認識了書中分享的愛!超級開心在彼此的分享和拋問間得到的豐富收穫!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やまださんちのてんきよほう《山田家的氣象報告》
長谷川義史
2005年03月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不是說用不同的方式回家,我說的是變成「不一樣」的身分回家。
我要回到家裡時是一個『不一樣』身分的人,
我,克勞蒂雅‧金凱德,回家的時候和出來的時候已經不一樣。


From the Mixed-up Files of Mrs. Basil E. (1967)
Frankweiler

E. L. Konigsburg
《天使雕像》
鄭清榮

  一個厭倦當模範生、一成不變的作息和不公平待遇的愛享受的12歲姊姊縝密地計畫一次的離家出走,從地點的選擇、開始存零用錢和挑選同伴到選定日期及裝備指示都反映了她的深思熟慮。帶著喜歡複雜卻對錢斤斤計較的小器鬼9歲弟弟躲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展開了兩人並肩合作的蹺家探險,意外地被一座天使雕像的身分之謎牽引了過去,試著解開雕像的祕密而產生更多新的祕密,是這趟旅程的禮物。

  住在博物館裡每天都可以挑不同的古董床睡覺,也可以近距離接觸好幾百年的雕像和繪畫;但床單有霉味,而且又硬又冰冷;在博物館裡洗澡吃飯也不方便,姊弟兩離家出走只能在預算緊迫下解決三餐問題,冬夜晚上進入噴水池洗澡只有冷水但發現池底意外之財,偷渡髒內衣褲和襪子到街上洗衣店;還要隨時注意躲警衛,算好最後時間溜進館內;雖然不用上學,但要能為自己安排每天的學習可不容易,尤其是遇到班上的同學也來參觀博物館……還想知道更多住在博物館的新發現嗎?「祕密」都在這本書裡!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爸爸說到時間,是把它當成一種「信念(conception)」。
而我知道的「受胎(conception)」,唯一定義是指當了某樣東西的爸爸。
他,是我爸爸;他,同時也是『時間老爸』。
浪費時間他擔心、時間不夠他也擔心。他最常操心的是失去時間。
小時候,我總以為,有一天我可能會在牛奶盒上看到他為尋找失蹤的「時間小孩」而登的照片。
對爸爸而言,時間是要讓人去節省的。
他老在節省時間,卻從未提到省下來的時間都拿去做了什麼;
也不曾有人因此質問他,因為一般人只會讚佩節省時間的人。

時間不是金錢,科普藍太太。
所謂浪費掉的時間往往正是被充分利用的時間;
所謂浪費掉的金錢也只不過是重新分配到別處而已。

edes Margiykam 等妳長大些,就會明白,妳唯一擁有的就是時間。
妳只有時間,還有妳家族這邊的歷史,這兩樣才是你完全擁有的。

任何人,任何掌權當局,誰有那種權威去否定說:三塔不是歷史的一部分?
怎麼能夠有人說,業已發生的某件事,發生當時並沒有發生?
……這段歷史始於何時?……歷史止於何時?……歷史是沒有止盡的。
我一說完「歷史」這兩個字,它就已經成為歷史了。

妳去掉什麼,與妳留住什麼,同等重要,瑪格列特
而且妳去掉的,會使留下的那些,更形重要。

雖然我已經到了與當年傑克一樣的年紀,
但看見傑克白蘿芮在一起,十二歲那年讓傑克刺傷的疤還是鬆開來嚶嚶哀哭。
我嘗試去喜歡白蘿芮,畢竟她曾出力拯救三塔。
但開幕時,她把現場所有空氣消耗光了,害我得拚命拯救我的呼吸。

E. L. Konigsburg
《史庫樂街19號》
蔡美玲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個兄弟居住在一個房子裡面, 他們雖然完全不同,
可是,當你想分辨他們的話,又會發覺他們長得一模一樣。
大哥不在,不久以後才會出現。二哥也不在,剛剛出去。 只有三弟一個人在家。
如果三弟不在家的話,其餘的兩個人就不可能存在。
不過,三弟之所以能夠存在,乃是大哥能夠化身為二哥之故。
即使你想瞧瞧三弟,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有大哥和二哥而已!
你倒說說看,三兄弟是一個人?或者是兩個人?或者--根本達一個都沒有?
你猜出了他們各自的名字嗎?你能說出的話,那就表示你知道三個偉大的支配者。
他們共同治理一個國家--而且,他們就等於那個國家! 關於這一點,他們完全相同。

所謂的時鐘,乃是象徵每一個人的心。
就像是為了看東西,人們有兩隻眼;為了聽聲音,而有一對耳朵似的。
人類也有能夠感覺時間的心。一個人的心一旦不能感到時間的話,那些時間就等於不存在。
就像雖然天空有一道七色的彩虹,但對瞎眼的人來說,彩虹等於不存在。
不能聽到聲音的人,不管鳥而叫得再好聽,對他來說,都等於不存在。
有一些人的心臟分明在跳動,但是始終無法有任何感受。這正是最遺憾的一件事。

如果人們知道死亡的真相,就不至於那麼懼怕死亡了。
一旦不怕死亡,就絕對不會發生向人偷取生存時間的事了!

Momo (1973)
Michael Ende
《默默》
李常傳
 

  一個叫默默的小女孩突然出現在城郊一座小圓形劇場的廢墟,居民之間互動漸漸被灰色的男人們這些時間盜賊而影響。默默的到秒分鐘教授和烏龜先生卡西奧畢亞的協助,她要如何被偷走的把時間之花送回每個人內心呢?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孩子是為了什麼而讀書呢?那大人為什麼不用讀書也沒關係呢?

オレのゆうやけ (1993)
高科正信
油野誠一
《帶著老師一起蹺課》
林妏珆

 

  圭章因為處在同一個房間的姊姊剝奪了他的自由還有不喜歡爸爸媽媽吵架大罵、摔破碗盤,而決定離家出走,決定離家出走的地點時想起看過的書──《天使雕像》中的主角離家到大都會博物館,並希望不會被老師或同學發現,想到一個好地方──學校圖書館!

  有天晚上要換地方成有玩具、繪本、電視、錄影帶、CD播放器甚至冰箱和洗衣機都有的語言教室,竟然遇到也離家出走的宇野方老師。一個想要找尋不凡的學生和一個想要擺脫限制的老師一天下午一起蹺課,在旅程中追尋自己的「自由」、「回家」、「幸福」和「不同」的意義。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貪吃的吸墨鬼被吸進書這種事,實在常常發生。
所以,如果不想成為書頁的囚犯,就得超越一本書,瞭解故事的重點,再隨時修改它的情節

Le buveur d'encre
(1996)
Une paille pour deux
(1998)
La cité des buveurs d'encre
(2001)
Le petit buveur d'encre rouge
(2002)

《吸墨鬼來了》 《雙人吸管》 《吸墨鬼城》 《小紅吸墨鬼》
Eric Sanvoisin
Martin Matje
曹慧

  歐弟被住在外觀像墨水瓶墳墓裡頭除了棺材還有一整座的圖書館的吸墨鬼德古書咬了一口,從此多了一根隨身必備的吸管,「吸進的不再是字墨本身,而是千真萬確的探險」,除了一次喝一本的1字形吸管以外,也可以用Y字形吸管小情侶一起喝,或是把Y形吸管倒過來一次喝兩本……有時候還會不小心被書喝進去……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漸漸喜歡自己的高額頭寬肩膀;費了許多苦才慢慢打開自己的骨盤。
爸媽給我的身體就是這樣,我必須學習去喜歡自己,並且在能力範圍之內調整自己。」

《不怕我和世界不一樣:許芳宜的生命態度》 (2007)
許芳宜
口述
林蔭庭採訪撰寫
(圖片來自成英姝部落格〈極品女人許芳宜的身體藝術〉

  我很少看傳記類的東西,大概也是之前楊茂秀老師在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開的一系列「傳記思考」研習後我才漸漸體會到聽故事和說故事的滿足:述說自己的生命故事,透過反思、想像,理出自己平凡而真實的生命線,無限延伸……

  在這本書中,聽許芳宜述說她的成長:
傳統家庭、單純的宜蘭、滋養的臺灣舞蹈教育都是她引以為傲的;
過程中引導她的老師和學校,更是溫暖她並讓她萬分感激的(李寶鳳老師的舞蹈啟蒙、華岡藝校 王健美老師愛跳舞的的身體示範、國立藝術學院 羅斯老師察覺當下並永遠給學生機會);
獨自前往紐約舞蹈教室上課或是舞團練舞和演出,給了她不同的視野和刺激了她更多的正向思考;
在前輩女士的主動邀約下感受到一股暖流,用自己的心和身體結合經驗、故事在舞台中呈現自己,表達人性共通點的感動;
在掌聲和批評及傷痛中重新認識自己、肯定自我;
由自己愛舞蹈的行動感動了父母的反對和擔憂;
太希望對方好的愛之下珍惜了在國際換日線兩邊和布拉的愛情;
回到臺灣加入雲門舞集,體認到東西方舞蹈的相同基本要素:藉由呼吸的調節來帶動身體,探索另一種身體語彙;
林懷民老師嚴格的教導、深厚的關懷和肯定的鼓勵;
在大器的羅曼菲老師鼓勵下,從傳承經驗的教學中不但面對了自己內在人性的弱點私心,更在其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走遍臺灣和年輕朋友聊天,親自示範和座談讓孩子看到親身實例的希望;
成立拉芳舞團,走向世界,期待提供機會給臺灣優秀的表演者被大家看見。
而現在我們看到的舞蹈明星許芳宜,從害羞退縮到充分釋放,這是她花了許多時間和力氣在自己身上的成果!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