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在洗澎澎時一起洗生活用品(內衣褲、襪子、衣褲、包包、刷具、海綿、瓶罐容器、鍊條髮飾等),也剛好利用這些時間來護髮和敷臉。大學住宿舍時都把衣服曬在寢室的空中,使用脫水槽脫乾洗過的衣物也算方便,不知是當時沒有多做一道保護內衣的措施就丟入脫水槽還是穿久了,背部彈性的部分漸漸鬆弛;在家的話,我不會特地把一起洗澡洗好的衣褲繞去脫水再披掛在陽台,而任憑它點滴到天明。

  後來一直住在家裡,也忘了注意鬆弛的問題;但是,最近我竟然發現有件內衣發霉了……於是開始上網找脫水的保護措施,發現了這個內衣球:Care&She布啦甲專用清洗組

$550,在Easy Shop辦會員卡可享9折優惠
2009.08.14 布啦甲專用清洗組 
(圖片來自Care She

  品名的由來實在看不懂,而且用文做包裝和行銷,但它其實是臺灣人設計出來的!傍晚和棒棒去圖書館回來的路上繞進Easy Shop選了第二代這款(改良設計,也比較貴;第一代的也在架上),並跟棒棒要建議問他喜歡粉紅色還是紫色來替我選顏色;買到手後他比我還開心,還用動作和言語表達想要在幫我好好照顧它,可惜腳踏車後座太小了只容得下小不點一人。

  晚上洗澡洗衣後,把內衣球打開,將內衣放入,把有勾子那邊的扣排再塞到圓弧形的拍擊裝置裡,還可以把內褲也一起放進四,最後扣起內衣球;沐浴完畢後拎著吊繩走向洗衣機,脫水時沒有聽到異常撞擊聲,完後感覺內衣褲乾多了,這下不會再有機會發霉了吧! 但是我家的洗衣機是單槽多功能的那種脫水最少只能設定為三分鐘,大大的空間常是一件內衣、內褲和一雙襪子(有時才有上衣),實在有點牛刀殺雞…… 

  洗衣球除了用在洗衣脫水時,也可以在旅行攜帶時使用,一顆內衣球放得下兩件內衣;雖然這球體積大了點,但硬殼的保護可挺紮實的。

 

2008.08.17補充:

  健康四物營當中我們這組在吃飯時也聊到內衣的問題,謝謝小涵分享親身經驗!

  也於是發現自己早已不知不覺地被這個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設定了:認為穿了內衣的胸型比較漂亮(墊出來的是真的好看嗎?),擔心沒穿會有下垂的問題(也沒有多大有那麼嚴重嗎?),在公眾場合如果沒穿內衣會感到害羞而且會覺得是自己的不禮貌(有些男人的乳頭很明顯我們卻都可以充滿包容?)。

  但是自己在家或運動的時候卻不會自動穿上那有鋼圈又緊繃的內衣,冬天也常因太冷而直接換衣服忘了有內衣這回事兒,如果穿內衣真的很好幹嘛不一直穿著?解開穿了一天的內衣洗澡時也會看見紅色的壓痕,除了乳房以外,血液與淋巴循環、骨骼和內臟是不是也受到壓迫呢?太過黏膩悶熱還會紅腫發癢……趁此機會來思索一下內衣的必要性有多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姜佩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